【每日一练】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4月14日)

备考推荐:

点击加群:(群内定期分享招教学习资料、发布考试新信息)


一、单项选择题
1.学生熟练地阅读课文,既有预定的目的,又不需要或节省意志努力。这种活动中的注意是(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选择性注意
2.按照皮亚杰关于个体智力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初中阶段正是“形式运算”阶段。下列不符合初中生思维发展特点的是(     )
A.运用假设                 B.运用逻辑法则
C.思维中不再出现自我中心   D.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
3.张睿是雅兴中学七年级学生,在班级中担任体育委员,他对学习和班级工作总是全身心投入,行动积极,说干就干,从不拖延。上课回答老师的提问时他常常不假思索,脾气急躁,易冲动,易兴奋,往往会为一点小事与别的同学争吵,甚至打架。据此,判断张睿同学的气质类型属于,对于该气质类型的学生,教师正确的做法是。(     )
A.黏液质为学生设置较高的学习目标,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
B.多血质采取多种教育方式,制造条件给予表现机会,对其缺点进行严厉批评
C.抑郁质采取委婉暗示的方式,给予更多关心与爱护,培养其善于交往、富有自信的精神
D.胆汁质肯定其热情、果断及积极性,耐心帮助其养成自制、坚韧的习惯
4.下列事例中属于负强化的是(     )
A.综合考虑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及日常品德表现,陈老师为品学兼优的学生颁发“三好学生”奖状及小奖品
B.倪妈妈为了激励小品提高成绩,提出如果她本学期期末考试进了全班前三名,就给她买她一直想要的手机
C.周妈妈为了激励小茹提高成绩,提出如果她本学期期末考试没进全班前十名,就不带她出国旅游
D.苏妈妈为了激励小玲提高成绩,提出如果她本学期期末考试进了全班前三名,就免去她每周末洗碗的任务
5.教师在讲课时要求有要的走动和手势,以增强学生感知的效果。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
A.组合律        B.强度律
C.活动律        D.差异律
6.纸是学习中的用品,写字时常常用到纸,于是总觉得纸就是用于写字的,却没想过纸可以用来当扇子扇。这种情况属于(     )
A.思维定势         B.功能固着
C.原型启发         D.酝酿效应
7.“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一种(     )的教学技术。
A.强调直观教学
B.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
C.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D.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适当知识的联系
8.学完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后,再学习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这种学习属于(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组合学习        D.并列学习
9.个体难以清楚描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的知识被称为(     )
A.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
C.描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10.(     )是指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A.操作模仿        B.操作整合
C.操作熟练        D.操作定向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有意后注意也称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它同时具有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某些特征,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C【解析】初中生思维活动中有自我中心的出现,主要表现为:虽然他们能区别自己与他人的想法,但却不能明确区分他们自己关心的焦点与他人关心的焦点的不同所在。
3.D【解析】胆汁质的人以精力旺盛、粗枝大叶、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为特征。整个心理活动笼罩着迅速而突发的色彩。对胆汁质的学生,教师应采取直截了当的方式,但这些学生不宜轻易激怒,对其严厉批评要有说服力,培养其自制力,坚持到底的精神,豪放、勇于进取的人格品质。
4.D【解析】负强化也称消极强化,是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A、B两项属于正强化,C项属于惩罚,D项属于负强化。
5.C【解析】活动律指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容易感知。题干中描述的教师在课堂上的走动和手势所依据的是活动律。
6.B【解析】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称为功能固着。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从而直接影响问题解决的灵活性。
7.D【解析】先行组织者即先于某个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引导性学习材料。先行组织者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及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8.B【解析】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原有观念在包容和概括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知识。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
9.D【解析】程序性知识即操作性知识,是一种经过学习后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表现为在信息转换活动中进行具体操作。
10.B【解析】题干所述为操作整合的概念。
郑重声明:请自行辨别网站内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微信):58682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