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教师招聘教考试·幼儿教育理论(3月24日)

备考推荐:

点击加群:(群内定期分享招教学习资料、发布考试新信息)


一、判断题
1.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儿童道德发展的问题。                (     )
2.教师晨间接待幼儿的工作重点是查看孩子的身心状况。          (     )
3.赫尔巴特认为“教学具有教育性”。                           (     )
4.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大特点是情境性。                        (     )
5.在正常情况下,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      (     )
二、单项选择题
6.儿童显示出性别意识,并能正确辨别自己和他人是男孩或者女孩的年龄是(     )
A.3岁            B.4岁            C.5岁            D.6岁
7.幼儿园教师及家长要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     )
A.不定时、定量进餐                 B.少吃或不吃主食,多吃蔬菜
C.提醒幼儿吃饭时细嚼慢咽           D.少喝白开水,多喝牛奶
8.()是幼儿数学认知的重点,也是幼儿数学学习的基本途径。
A.图形符号的认识                  B.解决问题
C.加减法运算                      D.数量的认识
9.某人在遇到麻烦时,想寻求帮助又怕遭人拒绝;还有的人想跳槽到收入和福利较高的工作岗位,但又担心工作性质有差异和人际关系不容易适应。以上体现了动机斗争的哪两种形式(     )
A.双趋冲突和趋避冲突             B.双避冲突和多重趋避冲突
C.趋避冲突和双避冲突             D.趋避冲突和多重趋避冲突
10.从出生到成人的发育过程中,头增长了1倍,躯干增长了2倍,上肢增长了3倍,下肢增长了4倍。这体现了人体生长发育的()
A.连续性                        B.程序性

C.相互关联性                    D.个体差异性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判断题
1.√【解析】略。
2.√【解析】略。
3.√【解析】赫尔巴特指出“远非一切教学都是教育性的”,但他讲的教学不是任何一种教学,“仅仅是教育性教学”。这就是著名的“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渊源。
4.×【解析】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但却经常发生的行为。攻击性行为大的特点是其目的性。
5.×【解析】2015年新修订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第十八条规定,在正常情况下,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包括户外体育活动时间)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3小时;高寒、高温地区可酌情增减。
二、单项选择题
6.A【解析】儿童对他人的性别认识是从2岁开始的,但这时还不能准确说出自己是女孩还是男孩。到3岁时,大部分幼儿都能正确地识别自己和别人的性别,这时他们已经有了性别认同。
7.C【解析】幼儿的消化能力较弱,所以应培养幼儿细嚼慢咽、定时定量、少吃零食、不偏食、不吃过冷过热的食物等习惯。细嚼慢咽不仅有助于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促进幼儿面部肌肉的发育,避免食管受到损伤,胃负担加重及阑尾炎的发生,同时可以预防肥胖症。
8.B【解析】解决问题是幼儿学习数学认知的重点,也是幼儿数学学习的基本途径。
9.D【解析】趋避冲突是指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多重趋避冲突即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某人在遇到麻烦,想寻求帮助又怕遭人拒绝属于趋避冲突,有的人想跳槽到收入和福利较高的工作岗位,但又担心工作性质有差异和人际关系不容易适应属于多重趋避冲突。
10.B【解析】人体各部的长、围、宽度的生长发育在快速增长期的开始、高峰和结束不仅有早晚之别,而且有一定的先后顺序。从妊娠到出生,头颅生长快。从出生到1岁,躯干生长快,为这一时期增长总长度的60%,胎儿从一个特大的头颅(占全身长度的1/2),较长的躯干及短小的双腿发育为儿童期身体各部较匀称的比例,表现为首尾发展规律。从出生到成人的发育过程中,头增长了1倍,躯干增长了2倍,上肢增长了3倍,下肢增长了4倍。

郑重声明:请自行辨别网站内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微信):58682869